福建土楼(南靖)保护与活化利用国际建筑设计竞赛
2008年,“六群四楼”共46座福建土楼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,仅占土楼总数的1.5%,尚存有大量的非世遗土楼需要保护和活化利用。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,有关历史文化名村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文件精神,遵循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发展 目标,值此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建召开之际,南靖县特举办“献礼世界遗产大会——福建土楼(南靖)保护与活化利用国际建筑设计竞赛”。
目的是对南靖县乡村现存的旧危、空壳化的土楼进行全面普查并建立大数据,开创南靖土楼保护与开发的新局面。 竞赛成果将成为南靖土楼全域旅游发展的新亮点,使其成为南靖土楼文化继往开来的新事业添砖加瓦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k68wc8UYYcYT6GHCTAxOoA
南靖土楼参赛专访
主持人:陈泽修理事长
与谈人:张震钟教授、谢庆煌硕士生
撰稿:陈泽修
摄影:陈紫君
提问一、这次南靖土楼设计竞赛有10座土楼可以挑选,请问为何选择损坏最严重的裕片楼来参赛。
与谈人:
1. 裕片楼是10座竞赛土楼中破损最严重的一座,修护难度高,我们想要接受挑战,所以选择裕片楼。
2. 让一座破败的土楼能够起死回生,也是环境再生的一环,而且破损也是历史痕迹的一部分,它也是一个建筑物历史演变的过程, 要保留原有的部分残迹或是完全修复,也是值得深入探讨。
提问二、这次裕片楼修复设计的重点为何?
与谈人:
1. 首先是这个竞赛的内容有提到创新这个要求,并希望在传统修复理念中有所突破,所以我们提出"创意共享基地" 这个概念。
2. 这座土楼位於郊区离城市较远,必须将地方文化特色加以创新的设计,才能吸引外地的游客前来探访。
3. 保留原有住民的居住的行为,用土楼"围" 的观念来建立,"围"具有有向心力及内聚力,要能把握这个观念来做设计。
4. 本次设计乃是虚实互用,中央广场空地为虚,但是它却是生活的重心,很多的活动都在广场发生,反而成为土楼建筑中最聚焦的部分。所以设计上要创造土楼广场成为未来活动的重心,各项文化特产展示及表演活动皆要以广场为中心来展开,让"场所精神" 因为"行为的导入" 而被发挥出来。
5. 为了发挥广场的虚空间,周围的土楼实体建筑要能创造出"围" 的"势",让向心力能充分地发挥,再利用土楼部分倒塌的楼面,修复成阶梯状,让游客有充分的看台,望向中央广场,让广场的活动产生更多的回响。
提问三、如何吸引游客愿意到裕片楼来旅游观光,这部分在当初设计时是否有考虑到。
与谈人:
1. 裕片楼与邻近的土楼共同组成了一个土楼片区,它并非单独存在的一座独立土楼,因此在规划上是希望发挥土楼群的概念来开发,选择邻近状况良好的土楼改建成民宿,可以让游客体验客家土楼特殊的居住风格。
另有部分土楼可以维持原有的农牧居住型态,让游客可以参观原民生活,并亲身体验农村生态及品尝当地的特色风味餐,让这个土楼片区发挥食、宿、创意及体验的全面性景区,创造在地生机,吸引都市游客的到来。
2. 创造现代人讲求的深度旅游的形态,提供游客体验农村生活,并发挥与在地结合的生活旅游特色。
提问四、这次土楼的设计竞赛中,让我们学习到何种经验,可以提供设计同业参加类似的国际竞图时所需注意的重点
与谈人:
1. 这次是一项国际竞图,没有到场说明的机会,如何在有限的图面空间中,将所有的设计理念都要表达清楚,这是一项很重大的挑战,要减少文字的说明,多用简易易懂的图像表达设计理念,在有限的版面中发挥设计的创意,才能吸引到评审的目光,愿意深入了解我们的作品,我们才有机会入围。
2. 参加国际竞图要有国际观,不要受限於台湾既有的设计方法,要用国际的思维,用更宏观的想法,去解决生态问题及人类生活空间的互动关系,要能提升到"人与环境共生的观念"。
最后,感谢张教授团队接受本会的访谈。



>>>详尽内容请点此前往